第三章、 地租理论与区位理论
一、 名词解释:
地租:泛指土地所有者把他所拥有的土地及与土地相关的房屋或其他财务(资源)租给他人所获得的报酬,是一种不仅限于土地的租金。【由原始价值、私有价值、公有价值构成】
区位:是指特定的地块所处的空间位置及其相邻地块间的相互关系。
土地转换边际理论:任何一个地段总有一种用途比其他用途有利,这种用途使该地段有最高的地租报酬。
屠能圈:由空间距离(运费)造成的利润差,决定了土地的不用类型,表现为以中心城为中心,向外呈同心圆状的6个农业地带。
二、 问答题梳理:
1、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比较
级差地租
绝对地租
概念
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,由于土地等级差别所产生的超额利润。
由土地所有权的存在所决定的,不论租用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。
形成条件
土地自然力的差别(肥力、位置)
农业部门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
形成原因
土地经营权的垄断
土地所有权的垄断
★级差地租形式:
级差地租Ⅰ:等量资本投在等面积的不同条件的土地上,因土地的肥力和位置的差别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级差地租。【具体理解如下表】
土地
等级
所耗资本
(元)
平均利润
(元)
产量
(担)
个别生产价格(元)
社会生产价格(元)
级差地租Ⅰ
(元)
全部
产品
每担
产品
每担
产品
全部
产品
a
b
c
d
e=b+c
f=(b+c)/d
g=fmax
h=g*d
i=h-e
甲
100
20
6
120
20
30
180
60
乙
100
20
5
120
24
30
150
30
丙
100
20
4
120
30
30
120
0
PS:社会生产价格必然由其中的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来决定。
级差地租Ⅱ:连续投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各个资本,由于生产效率的不同,生产效率较高的资本产生的超额利润,被土地所有者占有时所转化的级差地租。
两种级差地租的关系:都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,但其投资方式、转化时期和土地经营方式不同。
2、 “屠能圈”的内容、农业区位理论的核心和对土地区位理论的贡献
(1)“屠能圈”的内容:(由内至外)
【中心城】自由农作圈
(一)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(二)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。邮箱:23006896@qq.com,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。